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论认识论中的实践概念

    赵又春;

    <正> 本文标题在“实践”前特意加了“认识论中的”这样一个定语,是因为笔者认为,实践同时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而认识论的实践概念同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概念,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因此,我们讨论实践概念时,首先要规定是在哪个范围内。范围不明确,往往用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社会实践的特点,来论证认识论实践概念的内涵,因而造成理论混乱,使意见很难统一,正是前一阶段关于实践问题讨论的一个严重缺点。本文就是企图在克服这一缺点方面前进一步。

    1985年01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5 ]
  • 论毛泽东对自觉能动性原理的贡献

    朱奎保;

    <正> 人的自觉能动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党中央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毛泽东同志着重阐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特别强调充分发扬根据和符合客观实际的自觉能动性。”毛泽东同志关于自觉能动性的思想十分丰富,本文就其中几个主要问题,谈一些学习体会。一、毛泽东同志进一步揭示了自觉能动性原理的科学含义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

    1985年01期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3 ]
  • 静止范畴新探

    彭崇谷;

    <正> 静止是唯物辩证法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完整准确地理解静止,有利于我们完整准确地掌握辩证唯物主义。但是,迄今为止,在对静止的本质规定的看法上,认识很不一致。如有的同志认为:静止“是事物的量的逐渐积累过程”,“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有的同志则认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笔者认为,上述定义都是不够科学的;静止的科学规定应该是:静止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及其不变属性。为此,谈点个人看法。静止与运动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因而静止的科学含义只有在对运动的科学含义的正确理解中才能确定。恩格斯给运动所作的科学规定是:“运动,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固有属性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

    1985年01期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矛盾规律应表述为对立统一转化规律

    刘歌德;

    <正> 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事物的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长期以来,人们都把矛盾规律表述为对立统一规律。我认为,把矛盾规律仅仅归结为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不够的。因为矛盾双方不仅是对立和统一的,而且是相互转化的;转化是矛盾的普遍属性,它同对立、统一三者构成了矛盾的根本特性,缺少任何一个都不能完整地表述矛盾规律。因此,我认为矛盾规律应该表述为对立统一转化规律。把矛盾规律表述为对立统一转化规律,在哲学史上,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中

    1985年01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0 ]
  • 精神生产力是生产力系统中的精神因素——与晓亮同志商榷

    罗贵秋;

    <正> 晓亮同志在《学术月刊》上发表了两篇讨论“生产力”范畴中包不包含精神因素的文章(见《学术月刊》1982年第9期,1983年第9期)。这两篇文章对于学术界深入探讨“生产力”范畴,科学地分析、研究它的内容、结构,不无重要意义。我们读了晓亮同志的文章很受教益;但对他在这两篇文章中所发表的基本观点却不敢苟同。

    1985年01期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质疑

    李发美;

    <正> 整体性原则是系统方法的重要原则之一,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又是这一原则的主要内容。有些同志以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的话为据,提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本文认为,从历史(人类对整体与部分认识的历史)和逻辑(系统方法的内在逻辑)的角度来重新思考,应该是整体等于部分之和。 (一)历史发展的逻辑结构要正确回答整体与部分的相互关系,有必要考察人类对整体与部分认识发展的历史进程。恩格斯指出:“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恩格斯的话同样适合于人类对整体与部分相互关系的认识发展。人类对世界的系统整体的

    1985年01期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7 ]
  • 萨特哲学的实质及其根源

    纵东岳;

    <正> 萨特哲学在国际、国内都有较大的影响和争论,争论的实质在于如何看待它的性质。一般来讲,对萨特的激进的政治态度;世界观中具有反抗资产阶级社会精神的倾向,甚至在他后期哲学中个别思想有接近马克思主义的地方,这些似乎为多数人所承认。但是,有些人认为他的后期哲学是马克思主的,历史观是唯物主义的,他的《辩证理性批判》一书是“对无产阶级的贡献”等等,这种评价和理解就值得商榷。现就萨特哲学的实质及其根源谈点自己的浅见。

    1985年01期 31-3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斯宾诺莎的心物关系学说试析

    刘伏海;

    <正> 心物关系学说是斯宾诺莎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作为认识客体的自然事物的观念与事物自身的关系,包括人的身体与身体观念的关系,在这里心灵被理解为表现事物本质的一种属性;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的心灵能力与身体结构的关系,在这里,人心被理解为接受外界事物观念的身体的功能;作为认识过程中人的心灵与外界事物的关系,在这里,心灵被理解为对外界事物的反映。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是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的。只有正确地理解了斯宾诺莎心物关系学说的三方面的联系和区别,才能正确把握他的哲学,也才能对他的哲学作出正确的评价。

    1985年01期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8 ]
  • 试论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本特点

    唐和平;

    <正> 翻开国际共运史,特别是六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的光辉史册,可以看到一个清楚的事实:当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革命和建设事业就蓬勃地向前发展;否则,必定受到严重挫折。既然这种结合具有如此的威力,那么,探求这种结合的基本特点,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就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了。

    1985年01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 ]
  • 马克思的不断革命思想新探

    朱桂谦;绍平;

    <正> 近几年来,在研究马克思的不断革命思想时,有同志提出了这样一些看法,说无论马克思或恩格斯把不断革命的概念,始终只用于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除此而外再没有在任何别的意义上使用过它;说马克思的不断革命仅仅是无产阶级政治革命的一种策略,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不断革命就再不适用了。我们认为,这些说法都值得商榷。不断革命,或者说不停顿的革命,是马克思最早在1843年写的《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提出的。在这篇标志着马克思成为共产主义者的著名论文中,马克思认为,只有“宣布革命是不停顿的”,才能使社会摆脱私有制和金钱的统治,实现人类的解放。继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4年写的《神圣家族》一书中,又一次使用了不断革命的概念。但是,第一次比较系统论述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不断革命思想的,则是《共产党宣

    1985年01期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4 ]
  • 论杰出领袖人物早期成长的家庭作用

    稼夫;

    <正> 当我们打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史册,只要面对现实,就可以发现这样一个问题:除了在劳动人民家庭中诞生了千千万万的无产阶级领袖以外,还有相当一批在理论上有很大建树、在实践上有很大贡献的杰出无产阶级领袖人物,却是出身于有产阶级家庭,如外国的马克思(父亲是普鲁士政府的律师顾问)、恩格斯(父亲是一家大纺织厂的厂主)、列宁(父亲是沙皇政府的四级文官),中国的毛泽东(出身富农家庭)、周恩来(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刘少奇(出身于封建地主家庭),等等。在有产阶级的家庭里,竟产生了本阶级的挂帅的掘墓人,而且不仅是个别的、偶然的现象。对于这样一种尖锐的矛盾状况,究竟应该作何种解释呢?长期以来,人们并没有去正面地进行认真分析,而只是以“背叛”二字一笔带过。笔者认为,这个理论是不彻底的。正如出身于小生产者的走向革命的反面而可以从本阶级的弱点当中找到根源一样,家境富裕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成为造就这

    1985年01期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3 ]
  • 瞿秋白不是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首倡者

    何一成;

    <正>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谁是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首倡者?史学界有过多种说法,但都被一一否定了。近些年来,又有人说是瞿秋白,一些党史教材纷纷照抄不疑,似乎已成定论。其实,这种说法也是不能成立的。所谓瞿秋白是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首倡者,主要根据是他在1923年6月和12月发表的《新青年之新宣言》、《自民治主义至社会主义》两篇文章,其中有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的论述。但是,如果仔细琢磨一下,就会发现,所有这些论述,都不能作为“首倡者”的依据。从论述的内容上看,瞿秋白所倡导的不过是一种“未来的”无产阶级领导权。一方面,他认为无产阶级在社会关系中,“自然处于革命领袖的地位”,即使资产阶级的革

    1985年01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2 ]
  • 论农村经济学的对象与内容

    陈湘柯;

    <正> 一、农村经济学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国民经济的逐步现代化,不仅要求对越来越多的生产部门进行独立的系统研究,从而建立愈来愈多的部门经济学,出现部门经济科学的繁荣;而且要求对一系列特殊的经济区域进行独立的系统研究,从而有必要建立愈来愈多的区域经济科学,出现区域经济科学的繁荣。近年来,一些同志倡导对于城市、山区、海洋等特殊的经济区域进行专门研究。这是一种可

    1985年01期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5 ]
  • 社会主义社会的奖金不是超额劳动的报酬

    马伯钧;

    <正> 社会主义社会的奖金是按劳分配的补充(或辅助)形式,它的实质是超额劳动的报酬。这个观点已经广为流传,成了定论。但笔者有不同的意见。进一步弄清楚这个问题,对于工资制度的改革是有意义的。首先,我认为如果说存在超额劳动这样一个经济范畴,或者说假定存在这样一个范畴,对提供了超额劳动的劳动者给予奖金,虽然在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是贯彻了按劳分配,但实际上在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却偏离了按劳分配。我国现在实行的工资制度是等级工资制。同级劳动者的工资,是根据他们可能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平均量来确定的。从平均量本身的含义来说,既然是同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的平均量,其中必然有一部分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大于这个平均量,另一部分劳动

    1985年01期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 ]
  • 城乡储蓄与结构性通货膨胀

    钟镇藩;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贯彻了各种“富民”政策,城乡人民的储蓄显著增加。在这种大好形势下,有同志不加分析地认为城乡人民储蓄的增加一律是好事,说是可以增加贷款,加快社会主义建设。这种对存款的作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盲目地唱赞歌的观点,我却不敢苟同。我认为,在城乡储蓄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如果不管好用好存款,很有可能导致加剧物资供需矛盾的“内伤”,为以后的通货膨胀埋下祸根。由于这种“通货膨胀”的直接起因不在于财政性货币发行过量,而是由商品的供应结构与有支付能力的消费结构不相符合而通过一定的量的积累后才最终导致货币流通量超过商品流通需要所造成的,所以它是“结构性通货膨胀”。

    1985年01期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5 ]
  • 必须正确理解经济基础的含义

    陈金美;

    <正> 有的同志曾认为,经济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即它不仅包括生产关系,也包括生产力。我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经济基础应是指生产关系,而不包括生产力。对于这一点,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已讲过不少。可是,有的同志为了论证经济基础包括生产力,硬是置他们的话而不顾,而去另找一些话,作为他们的理论根据。他们引证的主要有如下三段话: “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理出发: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我们视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用以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

    1985年01期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 《资本论》中的定性分析方法试探

    易培强;

    <正> 马克思的主要著作《资本论》,为了深入地揭示各种经济过程和经济关系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运用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统一的经济分析方法。其定性分析方法,就是揭示和确定各种经济事物的特征的方法。我们知道,事物的质,是由事物矛盾的性质及其运动决定的。所以,从根本上说,《资本论》中的定性分析方法,也就是贯穿于全书的矛盾分析方法。这里,只是从几个方面,对基于矛盾分析方法之上的几种定性分析方法,概括地作些探讨。一、区分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方法《资本论》是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为中心内容的。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从各种关系中区分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将生产关系单独抽取出来,加以分析研究。《资本论》

    1985年01期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 ]
  • 试析马尔萨斯的“三位一体”

    国世平;

    <正> 马尔萨斯是19世纪颇负盛名的经济学家,他也象萨伊一样有一个“三位一体”的理论却很少为人所知;但“三位一体”是马尔萨斯思想的主干,不弄通,难以给予恰当的评价。因此,本文试对此作点分析。马尔萨斯三位一体中的人口过剩论主要是在他的《人口原理》中完成的,这是18世纪末英国社会阶级矛盾尖锐化的产物。当时,在农村剥夺农民土地的圈地运动正接近于完成,工业革命也达到了高潮,使机器得到广泛运用,而机器的使用造成了人数众多的私有小生产者的破产和工人的失业,因而使阶级矛盾达到十分尖锐的地步。由于这种矛盾,英国掀起了社会改革运动,并出现了一些批判私有制的著作,其中以威廉·葛德文

    1985年01期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 沈从文概论

    凌宇;

    <正> 一不曾戏弄历史的人,终究不会受到历史的戏弄。在经历了多年的浮沉、冷遇及近几年的褒贬不一的评判之后,历史已将科学评价沈从文及其文学成就的课题,提到了人们面前。做为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自一九二二年从湘西一个偏辟的山城,独自走到北京,开始从事文学创作,至今已有整整六十个年头。六十年来,这个具有

    1985年01期 85-9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5K]
    [下载次数:7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5 ]
  • 论周立波短篇小说的艺术辩证法

    郭光华;

    <正> 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周立波的小说艺术风格无疑是独树一帜的。对于这一风格,一般概括为“平易而隽永,朴素而丰富,细腻而明快。”这也说明了周立波小说具有一种辩证统一的艺术美。周立波曾说过:“文章要做,又不宜太做。”怎样才能“做”得恰到好处呢?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家对艺术辩证法的运用。周立波解放后的农村题材的短篇小说,大都是这方面的成功之例。一、丰富多姿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这是艺术的规

    1985年01期 94-9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7 ]
  • 论说文文学色彩略谈

    唐树芝;

    <正> 一篇出色的论说文,除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之外,同时也带有较浓厚的文学色彩。即既具有一定的形象美,又具有一定的语言美。这是因为: 一论说文的产生和发展与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早在六朝,虽然有过文、笔之分,但据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的解释,是“有韵为文,无韵为笔”。显然在这以前,不管何种文字,都只有韵文和、

    1985年01期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0 ]
  • 浅谈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篇章训练

    李石文;

    <正> 大纲指出,“作文是学生思想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并确定了“四年级……以篇章结构为重点;五年级以篇章结构、练习写作为重点。”由此可见,高年级作文教学应在前三年作文教学基础上尽全力抓好篇章训练。几年来,我在篇章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上作了一些试探。一、充实篇章的内容学生写作文时,往往提笔就觉得不知写什么好,或者即使写了作文也是内容空洞,常用一些

    1985年01期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姜铎;

    <正> 苏州大学历史系和江苏历史学会共同召开的左宗棠历史评价学术讨论会,于去年11月13—16日在苏州大学举行。我很荣幸,被邀参加,对素无研究的左宗棠问题,无疑是补了很好的一课! 左宗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很复杂的人物。他既是残酷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和起义捻军、起义回民的刽子手;他又是收复新疆保卫祖国和坚决

    1985年01期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 左宗棠规复新疆胜利的原因

    张耀中;

    <正> 19世纪70年代,祖国西北边疆发生危机。在新疆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以左宗棠为统帅的西征大军,一举歼灭了阿古柏匪帮,粉碎了英、俄殖民主义者妄图把我国新疆地区分割出去的罪恶阴谋,从而保住了祖国西北大片河山,给中华民族做了一件绝大好事。关于左公挥师边陲的动因、经过和取得

    1985年01期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8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