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关于承认和执行外国判决的几个理论问题

    李玉泉;

    <正> 司法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法院的判决则是法院行使国家司法权的具体体现,因此,任何国家法院的判决,应该只在法院地国发生法律效力。但是,在目前国际交往十分频繁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案件涉及其他国家的人或物,其判决结果要在他国境内得到协助执行才能实现,而一国法院的判决要具有域外效力,必须经过他国对其既判力和执行力的认可,从而在国际私法和国际民事诉讼法中提出了一个承认和执行外国判决的问题。本文拟对什么是应该请求承认和执行的外国判决,承认外国判决和执行外国判决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

    1993年05期 1-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0 ]
  • 论地区垄断行为及其法律调控

    屈茂辉;

    <正> 一、地区垄断行为的界定如何界定地区垄断行为?目前,对于我国特有的这类严重妨碍市场经济的社会现实问题,法学界尚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从全国各地存在的地区垄断现象分析,不难发现,这类行为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是行政性。所有地区垄断行为的行为主体均是地方政府或地方政府授权的机关,就是说,这类行为不是企业、事业单位的行为,而是政府行政行为。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本地区的局部利益,公然对抗国家法律和政策,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对本地区同其他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

    1993年05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7 ]
  • 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培育

    张飞涟;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迫切需要一个健全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因而也必然要求大力培育我国社会主义市场。本文认为,我国市场培育模式既不能采用自然演进型发展模式,也不能采用政府构造型发展模式,而应构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政府引导型发展模式,按照“政府推动市场→政府引导市场→市场调节生产”三步曲引导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1993年05期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 ]
  • 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前途

    张曙临;

    市场经济中劳动力商品化与按劳分配的矛盾引起人们对按劳分配前途的担忧。用“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与按劳分配相互转化”来论证市场经济中劳动力商品化与按劳分配的统一性并不能令人信服。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前途在于:通过市场化按劳分配模式,实现劳动力商品化与按劳分配的统一,在实践中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率。但不能把效率作为按劳分配的唯一功能,而应当用效率和公平的双重标准全面评价按劳分配。

    1993年05期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市场经济与按劳分配

    张亚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实质上是:按劳动力的价值分配+按劳动者提供的超额劳动分配。二者不可混为一谈,但都必须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及市场经济法则。劳动力的商品化是实现按劳分配与市场经济接轨的前提。只有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加以必要的宏观调节,才能实现个人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

    1993年05期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2 ]
  • 理性的命运

    卢风;

    本文叙述西方近代以来关于理性的信念的演变:启蒙思想家以理性的权威代替了上帝的权威,但休谟却同时对理性提出了质疑;到了现代,人本主义者无例外地坚持反理性主义立场,而科学主义者在坚持理性的阵地上也日益退却,只有马克思主义者还坚持着对理性的信念。本文认为当代西方哲学这种日渐加强的反理性主义倾向乃是一种亟需诊治的精神病态,今天以马克思主义精神武器去捍卫理性乃是哲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1993年05期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3 ]
  • 列宁的真理是直觉主义的真理观吗?——兼与王珏先生商榷

    谢志岿;

    本文讨论了“列宁的真理观是直觉主义的真理观”的观点。文章认为,列宁与恩格斯一样,既承认绝对真理,又认为真理具有相对性,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列宁并没有把客观事实当成客观真理,没有把客观真理与客观世界真观同一,而是认为要想达到客观真理、要想认识客观世界,要经由一段复杂的认识进程,要经由实践。文章最后认为:列宁的真理观非但不是直觉反映论,而是深刻的、辩证的、唯物的;不但没有返朴归真,而是把辩证唯物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1993年05期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 ]
  • 关于领导体制结构的系统思考

    贺培育;

    <正> 一、领导体制是个三位一体的制度系统弄清基本概念的含义,是阐述问题的基本前提。要了解什么叫领导体制,先得了解什么叫领导,什么叫体制。只有在准确理解二者含义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全面把握领导体制这一概念。何谓领导?领导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是“指挥、引导”;而广义则是“管理”。它包括计划、组织、指挥等多方面的职能。1985年5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曾指出:“什么叫

    1993年05期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
  • 戴高乐与公民投票

    王友群;

    <正> 夏尔·戴高乐是法国当代最著名的政治家之一。自1958年6月重返政坛到1969年4月宣布下野的10年间,他先后举行过五次公民投票。第一次公民投票是关于新宪法的,时间是1958年9月28日;第二次和第三次是关于阿尔及利亚前途的,时间分别是1961年1月8日和1962年4月8日;第四次是关于普选总统的,时间是1962年10月28日;第五次是关于大区改革和参议院改革的,时间是1969年4月27日。迄今为止,戴高乐是法国历史上举行公民投票最多的政治家。为什么戴

    1993年05期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 出版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周涤尘;谢珩;

    本文在对出版物的属性、特征、社会功能、运作规律进行“文化学”的考察和分析的基础上,界定了出版文化的新概念;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出版工作面临着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实际,讨论了出版文化的建构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问题。

    1993年05期 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8 ]
  • 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关系——评所谓“道德重建论”

    文艺文;

    <正> 目前,市场经济的理论探讨和市场经济机制运转对道德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市场经济发展与道德建设的关系也成为道德理论界关注的热点。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有人提出了“道德重建论”,(《道德重建——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载《光明日报》1993年4月19日哲学版)从根本上否定了中国古代的传统道德和中国社会主义阶段在人民群众中广泛的提倡通行的集体主义道德传统,笼统地将传统道德视为使人们“倍受压抑”的“旧道德樊笼”和“锁链”。主张建一种以抽象人性为基础,以个人为本位,使个人私欲得到充分发展的道德。而且提出,只有

    1993年05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 ]
  • 论毛泽东的魅力

    刘仁荣;

    <正> 近几年来,出现一种“毛泽东热”现象,从中华大地兴起,并向世界扩展,热热闹闹,沸沸扬扬,无论黄种、白种或者其他有色人种,无论中国、东方诸国或者西方世界,一个包括很大范围、很多数量的人群,都对毛泽东产生极大的兴趣。这种现象,不管世人怎样评说、思考,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毛泽东是一个具有极大魅力的人物。那么,毛泽东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魅力呢?我想就这个社会学研究史上少见的热点现象,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1993年05期 56-6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9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论毛泽东的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

    刘文普;邵伏先;

    <正> 毛泽东说:“在这个使用干部的问题上,我们民族历史从来就有两个对立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贤’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亲’的路线。前者是正派的路线,后者是不正派的路线。”纵观中国历史,“任人唯贤”和“任人唯亲”两条路线的对立和斗争,总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不停地进行着。在古代,尽管“任人唯亲”的路线占上峰,但是,“任人唯贤”的路线也一直在同父系世袭制、封建继统制的斗争中闪耀着它的光芒。在父系氏族和奴隶制时代,有尧舜“禅让”、文王访贤、鲍叔牙让贤荐管仲、百里奚从奴隶到相国、齐威王视贤才为国宝等等一直被传为美谈

    1993年05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4 ]
  • 早期维新思潮与洋务思潮异同论

    郭汉民;

    早期维新思潮与洋务思潮既非完全对立,也非完全相通,二者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有着一批相同的代言人,并在对待时局、任务和文化政策上存在着大体相同的认识。但是早期维新思潮在护商富民、支持商办企业和主张君主民主、实行议院制度两个方面却又独具特色,它是在洋务思潮的母体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

    1993年05期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下载次数:4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5 ]
  • 汉尼拔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杨俊明;

    <正> 我国著名史学家吴于廑教授称汉尼拔是一位在世界古代军事史上可以与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和古罗马的凯撒并驾齐驱的军事统帅。然而,亚历山大和凯撒是伟大的胜利者,而汉尼拔则是一位壮志未酬的失败者。陈德贤同志在《试析“常胜”将军的失败——评汉尼拔》一文中,对汉尼拔的失败原因作了比较全面的考察。笔者读后,深受启发,但又感到文中的有些论点,值得商榷。现将我的浅见略述于后,以就教于陈德贤先生及史学界同仁。

    1993年05期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1 ]
  • 邢福义的复句研究的研究

    吴启主;李胜昔;

    <正> 邢福义的《语法问题发掘集》(以下都简称《发掘集》),1992年5月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发掘集》收入了作者1986—1991年发表的27篇文章。文章分为四组:第一组以复句为讨论对象,第二组以单句和单句的某种结构为讨论对象,第三组以词和短语为讨论对象,第四组涉及教学、规范化、方言语法和研究思路方法等。《发掘集》中的诸篇都厚重扎实,凝聚了作者近几年来不懈追求拓新的心血。如《时间词“刚刚”的多角度考察》,分别从语表(句法)、语里(语义)、语值(语用)三个方面考察了“刚刚_1”(时间副词)“刚刚_2”(时间名词)的对立,为立体地进

    1993年05期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4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7 ]
  • 关于英语主谓一致规律的探讨

    刘耀军;

    <正> 在英语中,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在人称和数上必须保持一致。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英语主谓一致的规律进行探讨。一.一般用复数形式的情况 1.代词both, a few, many等作主语时,谓语动词要用复数。 eg. ①Both are absent. =They are both absent. ②Many have come to take part in the class discussion. 但each, either, neither或much, a little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单数。

    1993年05期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 ]
  • 清代骈体文的复兴与考据学

    马积高;

    本文论述清代骈体文的复兴首先是受到我国文学传统中浓淡、奇偶两对审美情趣交互兴降的规律的推动,是明代诗文复古运动的发展,与清乾隆后翰林院考试律赋也有密切关系。考据学的兴盛对骈文发展的影响主要是:形成了骈文与“古文”争文章正统的局面,扩大了骈文的应用范围,较少道学腐气,以及文词典雅或博丽等特点,并由此形成清代骈文的优点与缺点。

    1993年05期 83-8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K]
    [下载次数:4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32 ]
  • 论狄更斯长篇小说的多元整一结构

    赵炎秋;

    狄更斯长篇小说结构的典型模式是多元整一。这种结构的小说一方面包含几个各有内在独立性和内在自足性的叙事单元;另一方面又通过人物、情节、线索等把这些单元联系起来,形成结构上的整一性。狄更斯的多元整一结构有三个特点:散而严谨,网状结构、人物中心。它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其典型模式的最终形成是作者创作过程中不断选择、主客观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其根本原因是作者反映广阔生活的创作目的和追求形式上完整的艺术倾向之间的矛盾统一。

    1993年05期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5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5 ]
  • 论夏衍与藤森成吉戏剧的理性色彩

    靳明全;

    <正> 夏衍留学日本,与日本学普罗剧作家藤森成吉过从甚密。1929年4月,夏衍翻译了藤森成吉的两部剧作《牺牲》和《光明与黑暗》。尔后,夏衍创作了大量的剧作,醒目于中国现代剧坛。倘若将夏衍的剧作与成吉的剧作相比较,就会发现,两者都带有明显的理性色彩,即语言的理论色彩和生活的政治色彩。这种理性色彩体现出了“倾向性”戏剧的特征。虽然,夏衍特别不满意并极力摆脱“倾向性戏剧”的影响,但他与藤森成吉一样,囿于普罗文艺的功利性,在戏剧创作中若即若离地表现出了“倾向性戏剧”的倾向,就是戏剧的理性色彩。

    1993年05期 9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2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1 ]
  • 论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节奏美

    李树槐;

    “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它既服从于人物形象刻划与主题表达的整体布局,又能促进结构变化,情节运动,丰富情感,收到应有的美学效果。《李自成》写得大起大落,疏密相间,紧张激烈,舒徐悠闲,情感起伏,热烈动人。本文从结构、情节、情感三个方面,论述《李自成》在节奏美方面取得非凡成就。

    1993年05期 100-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格萨尔王传》的艺术特色略论

    李志松;

    《格萨尔王传》是一部篇幅宏伟、诗句优美,故事描写细腻的英雄史诗,是中国民间文学和世界民间文学中的瑰宝。目前,全诗仍在加紧收集、整理之中。本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就《格萨尔王传》民族语言特色、诗文互相交织的形式,及其神话色彩和佛教的影响作出分析,以期对藏族文学中的这一奇葩的艺术特色发掘有所裨益。

    1993年05期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 ]
  • 嵇康音乐美学思想渊源论

    贾奋然;

    本文基于嵇康音乐美学思想的深厚文化背景,分析其乐论之渊源。认为,嵇康乐论渊于道家,叛于儒家,是对先秦迄于魏晋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大总结;乐本和论表现为“自然”与“名教’,“无情”与“有情”,“和”与“不和”的冲突,其冲突根于理想与现实的对立,而非它们本身的对立。

    1993年05期 110-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京剧与当代审美

    胡笑蓓;

    <正> 形成于1840年前后的中国京剧,一坠地就赶上了屈辱的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赶上了清政府以历史的反动去吸取历史的教训,从此更加闭关自守、更加推行强权政治的一种无边的孱弱与黑暗。它是应该有很强的历史负荷感的,是可以“以澎湃的激情凝铸几个具有巨大审美感应力的新戏”,以展示自身社会价值的。它没有能够产生元代关汉卿那样“感天地而泣鬼神”的思想文化大师,没有能够出现明代汤显祖《杜丽娘》那样的人文主义“至情”作品,它

    1993年05期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3 ]
  • 列夫·托尔斯泰创作中的音乐描写

    王刚夫;

    <正> 作为艺术门类之一的文学,与其他门类诸如音乐和美术等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但在我国的文学评论著作中,却很少从这一方面进行探讨,致使文学研究领域留下了一个不小的空白。本人不揣冒昧,尝试着在这一空白中填上几笔,以期产生抛砖引玉的作用,并求教于方家。高尔基说:“托尔斯泰是一个不平常的、象乐队般的人,他能够在立刻之间演奏数种乐器”。这一看法是有充分根据的。民间生活中的音乐几乎象一股强大的热流那样渗透在他的

    1993年05期 11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论歌唱发声“高位置”的基础功能建设

    张兆南;

    本文通过论证歌唱发声中的“高位置”基础功能,即(1)建立以横膈膜、腰肌、臀肌为控制主体的呼吸位置;(2)建立以稳定喉咙,打开腔体为控制主体的声音位置,阐述了高位置必须建立在整体协调之中的理论观点。

    1993年05期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 ]
  • 下载本期数据